高雄小港沿海路、中鋼路近七公里長的林蔭大道,種植約25年以上的歷史,可以淨化小港工業區汙染的空氣,並提供機慢車騎士遮蔭、軟化工業區醜陋的風景,但如今林蔭大道2722棵樹木,即將因為開闢聯外貨櫃車專用道開闢工程中,非必要的道路拓寬設計,而慘遭移植破壞。
同時,原本政府聲稱要設立貨車等大型車輛專用道的目的,就是要客貨分流,但實際規劃我們發現【林欽榮副市長的臉書發文的設計圖】依然是客貨車共用車道。基於「交通安全」和「樹木保護」的兩大缺失,讓花費全民14億的工程淪為消化預算的負面工程,故我們發起連署,呼籲停工,改善設計。
以下是此工程設計不當產生的弊端:
1. 移植破壞2722棵樹,公共工程的大樹移植結果都非死即殘,故應避免。
2. 失去密林帶綠帶阻絕工廠產生的空汙粉塵,毒害機慢車族與居民。
3. 失去密林帶遮蔽工廠導致景觀醜陋、機慢車行駛體驗炎熱。
4. 因道路拓寬將導致高壓電塔失去保護緩衝帶,車禍可能損毀電塔,導致工廠斷電。
5. 貨櫃專用車與自用車未分道分流,危險之外也不符工程目標。
6. 貨櫃專用車道僅兩條顯然不足。
7. 三車種分流造成道路有4分隔島的詭異設計,徒增路口車流混亂、轉彎危險。
道路沒有拓寬需求,2722棵樹白白犧牲
高市府要將2722棵種植約25年以上的樹木移植的原因,是因為市府聲稱高雄港洲際貨櫃碼頭完工後,沿海路重車將由15%提升至30%,故道路需要拓寬。但我們經研究發現,中鋼路、沿海路林蔭段之道路其實沒有拓寬的需要,而在公視我們的島【樹木天堂,樹木墳場】報導,公共工程的大樹移植非死即殘,10年存活率僅11%,等同讓樹白白犧牲。以下是沿海路不須拓寬的四大理由:
1.【88快速道路】通車後已大量減低沿海路車流:
高雄小港的沿海路,在88快速道路興建前,是往返屏東鄉鎮、墾丁必經之路,但在88快速道路完工之後,沿海路的車流因改走快速道路而大幅減低,即使從市區到林園,走88快速道路也能節省8分鐘的路程,大量減低了原本沿海路的車流。減少的車流與未來新增的車流相互抵消,故不至於車道容量不足。
2.二條替代道路的存在:
替代道路有兩條:一、宏平路—北林路—中林路—沿海四路。二、宏平路(飛機路)—高松路—新厝路—省道25號。這兩條路的行車時間經google map評估,行車時間僅多約5分鐘,足以成為機慢車、客車的替代道路。
3.沿海路貨櫃專用道僅是國道七道完工前的臨時工程:
因為國道七號即將興建,這貨櫃車專用道待國七完工後,貨櫃車就都會改走國道七後,故這條貨櫃車專用道,僅是使用約8年的暫時性專用道,並非永久性的道路。
4.沿海路、中鋼路以貨櫃專用道為主,自用車道需求為輔:
基於沿海路汽車車流因88快速道而大幅減少,並有其他兩條自用客車與機慢車替代道路,又是暫時性的工程定位,故沿海路沒有任何拓寬的必要性。只需將沿海路調整配合貨車的增量,貨櫃專用道從2線道增加致4線道,而自用汽機車車道數量只要保持雙向共4線道即可,這車道數量與大順路輕軌完工後的車道寬度相同,沒理由這裡自用客車流量與路口都比大順路更少,四車道會不夠用。
中鋼路的客用車流極低,一樣只需仿效沿海路將外側機慢車與客車共用車道+禁行專用車,內側4+1車道改成大型重車專用道,無須拓寬道路、移樹毀樹,即可使用。中鋼路路側停車位可以取消(或部分取消),或改成內凹式停車彎,安全性會更高。
道路客貨共用太危險,道路該如何重新設計
政府在本工程的施工目的上寫說「為降低沿海路重車交通衝擊,本府重新規劃實體分隔拓寬道路,維持客貨分流,提升當地市民行車安全及生活品質。」結果實際作為就是依然出現客貨車共用車道,該如何重新設計道路,以落實交通安全?
1. 將客貨共用改成客貨分流,減低小客車死亡車禍
2021年9月29日,沿海路因為小轎車被多大貨車前後夾殺壓扁導致駕駛慘死,彰顯有大量的大貨車行駛的沿海路,小客車與大貨車共用車道確實有較高的死亡風險,而目前的貨櫃車專用道設計,依然允許自小客車與貨櫃車共用車道,罔顧人命。故應將大車和貨櫃車採專用道,兩側客車和機慢車共道禁止專用車與大車通行,中間建立實體分隔島分隔,落實客貨分流。
貨車專用道可以改為高剛性路面增加耐用性,客車道則因沒有重車使用,道路會更平整耐用,解決道路坑洞不斷的問題。
2. 貨櫃車與大型車專用車道2+1條變4+1條
市府聲稱高雄港洲際貨櫃碼頭完工後,貨櫃量增加1倍以上,沿海路重車將由15%提升至30%,結果貨櫃專用車道僅2+1條,故我們建議將貨櫃車道增加成4+1條,以符合專用車輛車流需求。
3. 三車種分流改成二車種分流,轉彎更簡單安全
車種分流一般都是最多2車種分流,而高市府目前將機車道、客車、貨櫃車等大車分成三類,同一條道路出現可能全世界僅見的4個分隔島設計,導致三大缺點:A、南下自小客車因貨櫃專用道在左邊而無法左轉。B、機車與小客車分流導致左轉須強制代轉,而待轉區小又常與直行車道重疊而產生危險。C、南下自小客車與機慢車分流,自小客車右轉時容易導致機慢車側撞。若因此增加右轉號誌與右轉專用道,左轉、右轉、直行三時向的分隔,配合3車種分流的車道,會導致交通更加複雜與混亂。
若將三車種分流改成二車種分流,第一種是自小客車與機車共用車道,並禁止大型車行駛,第二種是貨櫃車與大型車專用車道,問題就解決了。非專用道南下北上共四線道,外側車道標明機車優先,南下自用汽機車皆可以直接右轉或左轉至11米寬綠帶停止線停等,北上客用與機車車道禁止直接左轉、可直接右轉,上述三問題就迎刃而解。
4. 路型須配合國道七號落柱與交流道設置:
國道七號施工時的落柱,應該盡量位於道路中間,有交流道時在北上快慢車道變成落柱與交流道,兩柱之間的距離不宜太遠,以免梁柱結構又要加粗加錢,故外側兩車道後再放分隔島,會比一車道就放分隔島,會是較理想的配置,也可避免國道七號興建時又要拆除分隔島重建路型,甚至因道路路型不連續而更加危險。
5. 擴大自行車道:
這條道路,一般自行車行與滑板、老人代步車行走都相當危險,原本的自行車道淨寬有限,只能單向使用,擴大1.5米的自行車道,將允許自行車雙向使用,若能配合實體護欄架設,能更增加自行車等慢車族的安全性。
民間版…呵呵,到底知不知道每天的汽機車的流量有多大,減少大車與小客車發生事故,為了不移樹再把小客車和機車塞在一起…這方法是哪顆腦袋想出來的,確定那是腦嗎?要不要去看看北林路?汽車一線道塞滿滿後汽車都往機車道開再讓機車每天在那邊鑽來鑽去,不要只會紙上談兵,有本事每天上下班去騎看看,去看看你的民間版到底有多天真